神性的合法性

 · a_puffer

巴黎圣母院在火灾后的重建使得这一标志性的基督教建筑因此获得了神性,因为重建过程"拟态"了耶稣基督死而复生的过程。"复活"是耶稣最重要的神迹,对神迹的模仿和呼应将普通的世俗建造与上帝的神格实现了同调,"神圣"得以具象化的符号表达。

但建筑并非特定人格载体,而是信徒的信仰塑造而成,归根究底这是一个基于宗教理解的阐释,因模仿而得的神性只对特定信徒才是有价值的——世俗社会的神性认同从何而来?

呼吸和冥想是常见的宗教修行方式,这个过程也可以被视作一个以个体体验为核心的模仿,一呼一吸对应了微观的、短暂的、无法明确描述的"生死"过程。是宗教都有围绕生死问题的核心教义,无论崇拜特定的神还是某种教条,对呼吸、冥想等"微观拟态"仪式的共同重视事实上是对经由个体活动模拟"生死"过程以获得宗教体验的重视,短暂的生死体验被赋予了脱离苦海或者登上天堂的种种阐释,如此种种,阐释又进一步外化为解释(并塑造)世界的视角——建筑被火灾焚毁,宗教社群遭受迫害,最终国家-民族的苦难想象也成为宗教信仰的拟态呈现。

仅有阐释仍然是不够的,神性的社群不能必然导致社群的神性,宗教权力的外化需要建筑、仪式、日常语言等种种符号呈现,这种符号呈现的核心并非信仰本身,而是围绕着特定的审美格式(pattern),从哥特式大教堂到寺庙佛塔,世俗的文化符号连接信众团体和世俗社区——宗教权力的自证是通过不断重复的微观模拟将其审美格式塑造成道德义务的过程,从个体化的美丑立场到社群化的道德常识/伦理规则,最终导致"祷告可以赦免罪过,烧香拜佛能升官发财"。发财是神性唯一的世俗意义。

特定的审美格式导致了特定的崇拜行为,仪式从微观的审美、同调、专注体验走向集体的刻板行为,意味着崇拜(worship)变成一种稳定、可预测、可模拟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出售赎罪券还是随喜供奉香火,"神性"都经由符号化的货币资本走向世俗社会的立法认同,阐释反而不那么重要,因为能计算收益,能拟态国家税收,能闷声发大财。